好好說話、好好溝通,不管在職場還是在家庭,亦或是在學校,我們只要張口,除了吃之外,就是在與人溝通。但是有人有溝沒有通,一昧地說,但是沒有達成溝通的效果,那該怎麼辦呢?
「溝通」或許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但溝通一定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要如何「精準溝通」?今天邀請到溝通大師~是擁有36年親子教養訓練資歷的賴聰敏老師,跟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最新著作《精準溝通力》,從親子關係開始,帶領大家了解「有效的溝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1. 老師從書中一開始,就以自身生命經驗分享,在逆境中成長,透過正念看見事物好的那一面,也同時說明「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請問老師是如何讓自己一直能夠正念看待自己所處的逆境呢?
2. 從親子關係分享「溝通」這件事,許多家長反映與孩子之間有代溝,跟孩子「說了等於沒說」。請老師舉幾個例子,分享何謂「低效能」或「反效能」的溝通?
3. 一般人都認為,「溝通」就是把話講清楚,但是溝通並不是只有「口」在說,其實「眼、耳、鼻、舌、身、意」,六感,都是溝通的工具,請老師來分享這個部分。
4. 親子溝通最困難的部分,就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家長又想要掌控孩子。青春期中的孩子尤其在心理發展上開始尋求更多的自主性和自我認同,但又因為無法獨立生存需要依賴父母,因此雙方會產生許多摩擦,請老師分享該如何在親子溝通上從「對抗」走向「對話」?
5. 請老師分享您輔導的案例中,印象深刻的故事。